据说,最近大学老师都在忙……
“为什么这门课的老师不划期末重点?”
“考的好多都不会,会的都没有考。等等!我好像没有什么会的。”
……
期末了,我们似乎常常听到大学生在吐槽期末考试或者自嘲期末考试的状态。而最近不少大学生不是在复习就是在复习的路上(当然,部分学生也考完放暑假啦~)。还有临时抱佛脚的学渣在焦虑怎样才能用短短的期末复习时间去争取不挂科。
不过,这段时间可不仅是大学生的期末,也是大学老师的期末。据说,最近大学老师忙于帮助学生考前复习、出试卷、监考、阅卷、期末总结……总之,期末的大学老师可不比大学生轻松。
这段时间,老师一直忙碌于期末。不管是期末出题还是期末阅卷,背后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值得大学老师关注和思考。
期末考什么?
期末考试,大学老师自然是需要出试题的。至于怎么出试题,就非常值得老师思考。
而对于期末考试,有时候会有人质疑:让学生在一两个小时内通过标准化的考试体现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效,真的靠谱吗?
景轩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凯文·甘农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期末考试可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准确、有效评估,并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只不过想达到理想效果有个重要的前提——考试的内容要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所以教师在设计期末考试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然后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对于证明学习目标达成是绝对必要的; ☑期待学生能够了解,但不用学生必须掌握; ☑是否掌握对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没有直接影响。
将课程内容按重要程度清晰分类,有助于确保考试是对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估。
试题怎么出?
那么试题应该怎么出?问题应该设置单选题还是多选题?或者是一道简答题?这取决于怎样更好地反映学习目标。
卡内基·梅隆大学埃伯利卓越教学中心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如果学习目标只是让学生能够将技术术语与其定义正确匹配,那么简单的单向选择题就够了,简答题可能就不那么有效。如果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有能力判断一个经济学论点是否符合逻辑,或是能将其与其他不符合逻辑的经济学论点区分开,那么可以使用多项选择题。但如果想让学生阐明或证明一个经济学论点的合理性,多选题并不是个好的考核方式。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对考试本身的评价也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教师需要了解自己设计的考试是否如预期那样被学生理解,学生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考试的题目是否符合课程目标,等等。了解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法是让同事或助教参加考试,给出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国内有不少高校教师出的试题让人眼前一亮,也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生的水平。
比如,去年1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大学国文》的期末考试试卷走红。
“假如,你预先知道,今天的《大学国文》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一个小时后,你将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你会在这个小时里做什么?简要陈述理由。”
“假如你会隐身术,你会做什么?简要陈述理由。”
……
据经济日报报道,该试卷的出题教师蒲俊杰表示,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难住”学生,他是将期末考试视为最后一次授课。希望通过这些试题,让同学们回顾本学期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方法和习得的思维。在试卷开篇设置“想象题”,可以活跃思维,让学生们更放松更真诚更具创造力地回答后面的试题。
另外,2018年年初,武汉大学2017级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学生们迎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下发的“试卷”只是出卷说明,另一张白纸才是真正的试卷,至于题目,需要学生现场出题。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出题老师表示他在每个题型下都出了道示例题。用这种方式考试,既给了学生自由度,又考验了学生的基本功。如果学得不扎实,可能题目都很难按照示例的难度出出来。
当然,注重期末考试,并不代表“唯考试论”,它是考查学生学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年,过程性考核也备受重视。
教育部在2018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到,学校需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
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到,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
而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让过程考核和期末评价都能“守好自己那班岗”。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王捷
我们的视频号上线啦~
快戳↓
关注我们
观看更多视频
往期推荐
03.“我爱你,你爱我……”万万没想到,高校的画风竟然可以这样!